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辯觀行品第五

 爾時金剛藏 菩薩摩訶薩 復告於大眾 諸仁應諦聽
 譬如空閑地 欲造立宮室 匠人資土木 然後方得成
 諦觀諸物中 二皆無舍宅 亦如於眾指 和合以成拳
 離指而推求 拳體不可得 軍師及車乘 城邑與園林
 雲物須山川 瓶衣等諸相 皆是假和合 智者了如夢
 如是身舍宅 諸界所集成 蘊積猶崇山 攲危如朽屋
 不生亦不滅 非自亦非他 如乾闥婆城 如雲亦如影
 復如熱時焰 亦如觀繪事 相自於妄現 性淨離有無
 亦如盲與跛 相假而得行 自性無能持 凡愚身亦爾
 分析至極微 空名無實物 極微不可得 諸法亦如是
 瑜伽淨慧者 作是思惟時 便於色聲等 遠離於覺念
 一切意息已 泰然得解脫 不愛於有情 常樂於等持
 設有諸天仙 姝麗女人等 而來供養者 如觀夢無染
 身雖住於此 外道不能見 持明與梵天 亦不覩其頂
 當生摩尼宮 自在而遊戲 與諸明妃眾 離欲常歡娛
 此之觀行法 薩埵之境界 仁應速修習 發於勇猛心
 當生光明宮 利益於三有 則斷貪欲分 及離瞋恚癡
 能詣大密嚴 寂靜殊勝處 彼無死境界 亦非識所行
 遠離於諸相 非分別所得 為此微妙處 瑜伽者相應
 是故修觀行 希求於彼土 既勝於貪恚 無我亦無人
 勝定汝應修 勿生於三毒 若執於境界 則有二覺生
 猶如美女人 曼臉而縝髮 多欲者見已 愛著而思惟
 迷惑生染覺 專想無餘念 行來及坐起 飲食與眠睡
 彼女之容姿 常現於心想 如此之惡慧 皆由妄境生
 溺在境淤泥 是故不應著 或如諸世間 邪慧妄分別
 於牛及山羊 設婆與麋鹿 見彼有角故 執之以為實
 而於彪兔等 便生無角解 若非見牛角 於兔寧執無
 世間亦復然 妄見有所得 後求體非實 便言法定無
 未捨分別來 常生是邪覺 仁應審觀察 心行諸境界
 皆如妄所得 角與無角等 若諸修行者 能作如是觀
 隨其所意樂 或作轉輪王 昇空而往還 具有大威力
 或生日月殿 及諸星宿宮 四王忉利天 焰摩及兜率
 化樂與他化 摩尼寶殿中 色界梵眾身 并十梵天處
 無煩及無熱 善見與善現 阿迦尼吒宮 自在而遊戲
 空識無所有 非想非非想 住彼漸除欲 乃至諸佛剎
 常遊微妙定 解脫之境界 譬如因破瓶 而乃成於瓦
 壞性剎那現 於常見無常 種子生於芽 芽生種已壞
 又如彼陶匠 以泥而作瓶 泥若是奢摩 瓶亦如其色
 或時彼匠者 兼用雜色泥 比至燒已成 各隨其泥色
 從箭竹生蔥 從角生於蒜 穢蠅與敗蜜 各得生於蟲
 當知世間果 似因不似因 皆因變壞故 乃得生於果
 眾塵成所作 體性不變壞 皆是世愚夫 而生妄分別
 能作我內我 勝我不可得 亦無於意我 亦無積集因
 及以親生因 不從識緣有 智者之境界 善巧力所生
 拔除煩惱刺 降魔并眷屬 世間貪愛盡 如蜜能消瘦
 諸仙由有貪 流轉生諸趣 多時所熏習 譬如瞋恚蛇

 煩惱火燒然 流轉險惡趣 離貪即解脫 常勤修觀行

沒有留言: